如果中醫只是胡說八道,中國人早就滅絕三百二十一次了
如果中醫只是胡說八道,中國人早就滅絕三百二十一次了
臺灣很多中醫黑,滿口西醫話術說你中醫不合他口中的科學規格,就像要你必定戴著拳擊手套舞大刀,舞不起來了就說你中醫無用、不科學,擺明栽贓,給你穿小鞋。懂一點中醫的人,因為學藝不精,或者更多的是懾於西醫淫威,絕大多數的人很聰明,不像我犯傻了,一天到晚敢公開大聲說中醫好。至於其他嚷著看化驗數據、培養分析重於辨證,中醫藥理要在有效成分底下操作的假中醫,既然學的是被西醫扭曲之後的中醫,自是更不可能站在中醫這一邊說話。當然,在臺灣,更多的情況是:你說「中」醫就引發反彈,活像踩了文字獄,很多人像是說了髒話一般絕口不提這個詞,想方設法創出一堆彆扭名詞改口,就為了要避開他來稱呼,好像是「佛地魔」一般不能說出來的名字。但佛地魔是來害人的,中醫卻是來救人的。大用中醫又不肯承認他,活是投機分子的心態作崇:牆頭草,兩面倒。
根據網路說法,西漢以來超過兩千年,中國有史記載的疫病大流行至少有三百二十一次,每一次都能有效控制在地方範圍。不像歐洲一直到了十九世紀,只是舉出其中七次大流行,幾乎每次都要死亡數千萬人的規模,甚至直接或間接造成國家、地方民族的衰敗與滅亡。你說當年世界交通不比今天便利,傳播速度與途徑不可同日而語。但是透過戰爭,疫病流行還是發生跨國、跨大陸的傳播,這是事實。小小的蜘蛛都能孤身一隻跨過汪洋大海,病氣並不會因為不搭飛機就減緩了他的侵略步調。你把一艘載有幾個病人的船拒於千里,不讓他靠港,就是活活把滿船其他的正常人全都要逼到發病死掉,這是慘無人道的不義之事,但就發生在前幾天,我們當下這個號稱科技昌明、醫療先進的二十一世紀而已。
光是一個二十世紀初的西班牙流感,全球估計就死了三千萬人。聽說有人認為「庚子」年就是中國大禍臨頭的年份,實在是沒有歷史常識、違背事實的偏去論調。如果照這樣的說法,歐洲人可能才真的是上帝欲除之而後快的不義之人大集合。七次疫病流行,每次都可比諾亞方舟時代的大洪水、大滅絕。十誡之一要人「不可妄稱耶和華之名」,當然可以想見真正的教徒是不會散布這種魔鬼般的話語。
黑死病、天花,數千萬的歐洲人死亡,但中國對於「天花」這種推測可能早在一世紀時就發生的泊來疾病,除了能夠治療,至少到了宋代便知道用「人痘」法來防疫,清代的時候更有官方來統一操作,也早知道藉注重環境衛生來預防。西醫到了十九世紀的醫院裡頭還不懂得注意環境清潔來預防疾病的傳染與發生,醫生甚至連洗手清潔都不會。在那個年代當然沒有那多疫苗針、消毒水這些玩意,但是疫病的預防與治療在中醫盛行的地方還是很有成效。中醫思想又一次的啟蒙了世界,讓歐洲人有機會在十九世紀的時候就能早早脫離無知、髒亂與落後的西醫魔掌,不然還不知道要冤死幾億人的性命。「李約瑟難題」的解答,不言可喻。
你說你怎麼也贊成疫苗了啊?中國的人痘是吹入口鼻等方法來做的,怎麼知道逾淮為枳,傳到了歐洲就變成了要扎破人的皮膚來種?不經口鼻攝入的東西對於人體來說肯定都有不等程度的負面影響,這是我早就說過的,但我從來就沒說不需要防疫措施。好比有人說不要想著傳染病就不會被感染,不需要防疫,你看中國有用這招阿Q精神來防疫的嗎?「上工不治已病治未病」是這樣說的嗎?妖言惑眾!兩千年來的三百二十一次大流行,你試試?有你好受的啊!
早在東漢末年,仲景就是因為家族中患了感冒而死,特別是被「凡醫」亂醫醫死的人太多,深感危機意識,自己發奮學醫,寫下心得,才流傳了《傷寒雜病論》這千古鉅作。不必說到這樣的鉅作,一直到近年來的各種疫病流行關頭,中醫藥都還是發揮了很好的效果。只是醫療資源明顯分配不均,就連中國也自承中醫佔總體醫療資源中不過一成五上下,要能夠發揮大規模拯救人命的功效,這是遠遠不夠的。但是資源要扭轉,這個牽涉的因素很廣,特別是裡面還扯上了超過你想像的利益糾葛。一個講西醫的人到全是中醫人的場子裡面大放厥辭說你們很輕鬆,好比電影的劇情裡面,一隻外國走狗指著自己的同胞們說你們中國人都是東亞病夫,我是中國人但又和你們不是同一類。你看了明白,像這種無知與傲慢絕不是一兩天就能形成的,必定有著什麼在背後給他壯膽撐腰。但你也知道,電影到最後,少數群眾心裡的民族英雄,最後是被「體制」給亂槍打死的,並沒有什麼好下場。
依照我的看法,中國的疫病大流行不容易發生,主要的原因當然除了中醫真實有效,平時人民的營養攝取足夠而且均衡,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這才是關鍵。正確的攝取飲食,作息如節,善養胃氣,身體功能要能時時自我調適,這是游刃有餘的。正氣存內,邪不可干,《黃帝內經》早說過了。這意思不是要你不必防疫,而是你要知道「正確」的防疫該怎麼做。無恃敵之不來,恃吾有以待之。防疫不是為了「怕生病」,而是你知道怎麼可以讓自己活得更好,並且真實的付諸行動。我常說,天地循行,序中有變,變中有序。談其序者曰之「道」,論其變者謂之「德」。道施兼其德,德行合於道,這才是世間萬物其本來的面貌。平常吃好、睡好,這是「道」的部分;針對五運六氣等變化而加減,這是「德」的部分。兩條腿走路,只著眼在道或是德上,都是寸步難行。好比吃飯當要吃大量白米飯為主,配菜比例有其考量,這是道。而今天吃豬肉,明天吃羊肉,今天紅燒,明天油炸,這是德。道德並存,然後可以無違天地之剛柔,得養陰陽。
中醫不只是做為一門「技術」立足世界,裡頭更有深厚的哲學思想,對天地萬物的看法,對自我行止的要求。因此,學習中醫不是單純的背誦條文,更要「悟」。我才說,熬起一碗粥,甚至可以看清自己的心性。當人們開始真實發現自己對於「道」與「德」的需求,就是中醫再一次啟蒙世界的時機到來。
紫林齋主
公元二〇二〇年二月十八日,十一時二十三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