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胃護陽迎六氣

四氣開始轉入在泉,而今年逢少陰君火,病例多半不離發炎、高燒,常有大汗出,甚至引發四肢冷逆,又屬腰部以下肢體關節等容易不利,眼部疾病亦需留意。就大環境來看,除了國內外各地多有大雨致災,隨之而來的環境衛生問題亦不可輕忽。許多病媒生物都喜好溫濕環境氣候,應少陽氣而起,因風入裡。常用語「乾淨」,「乾」指的就是不含濕氣,「淨」指的則是摒除雜物、餘物,藉由斷絕濕氣與陰蔽,病媒、病氣無由藏匿、滋生,這正是環境衛生的兩大訴求。人體秉脾胃濕土之氣而行後天生機,養胃護陽除了靠適切的肢體活動,飲食亦是一大重點。夏日涵養津血不易,一是來自於容易大汗而亡血失津,再來便是好用苦寒泄下之品,直接傷害胃氣、陽氣。津血充足之人,體內有大質量足以分散能量,汗出量自然較少。反之,亡血失津,身體更欲用大汗調節體溫,形成失津更重的惡性循環,不止易受燥熱氣傷,更可能因為冷氣或冰品刺激而在夏日受寒。吃冰造成頭痛,這是舉世常見的病證,西醫界嘗試解析但仍未有定論,少數臺灣西醫妄言是因為上顎神經云云,皆為斷章取義,並不可信。我們只能證明:全身血管收縮,與口腔、胃所接受飲食溫度有所相關,吃冰能引發腦部血管收縮,自然能引發子宮血管收縮,孕婦、產婦、經期中婦女,更宜加強留意為上。


★★★讀者必須遵守法令與識禮節,並依循本社團指定之創用CC授權條款。本授權條款允許使用者重製、散布、傳輸著作,但不得為商業目的之使用,亦不得修改該著作。使用時必須按照著作人指定的方式表彰其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