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馬穆斯林也有飲粥大智慧
穆斯林每年一回的大事之一,就是齋戒月,亦即逢經典律定之月份時,日出至日落間都不能飲食、娛樂,象徵去除惡習、慈悲、歸返純樸與新生,而該月間於每日日落後,方可飲食,稱為「開齋飯」,此開齋飯並無特定形式,全球各地的穆斯林也都擁有不同的傳統吃食,但因經過日間飢餓,大吃大喝不但有違齋戒本意,且對脾胃有傷,是故應運而生的就是各式易於化消的小吃,如大馬位於吉隆坡的甘榜峇魯,占美清真寺的蘭博粥便極負盛名,除因此處每日於開齋時刻都能製作一萬份蘭博粥,供所有人免費索取,生活困苦者皆能受惠,更因其加入多種佐料、香料調和,而粥中的主體,白米,必經細細熬煮至化消綿密,對鎮日未進任何飲食的脾胃,最是溫和,而此一「將米粒熬至化消」的作法,與仲景於《桂本》所言明之「熱稀粥」,並由我確立之「太極米漿粥」,其背後用意與智慧,可謂不謀而合,也同樣體現白米養胃,且經熬至化消的作法,無論載於經典闡明,或生活實作驗證,大道相通,並無二致,同樣蘊涵歸返純樸、新生之意,對重建已深受過去飲食惡習所導致虛損的胃氣,實具有不可勝數的奇功妙效,而這化於家常,卻又至高至大之理,斷不能僅以「療效」來群類,這是養生,也是對生命真理的體悟,古經方中醫,更是神理的慈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