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寒莫忘薑糖紅茶
時序雖然已經啟蟄,但春分未至,往來寒熱的傾向仍不可免,人體與大自然的陽氣雖然已經高於冬末,但仍需加強留意氣溫變化偶有返寒之時,其實主氣對於大自然來說,四時更迭有序,人們容易掌握,但客氣在天地中變化多端,不可勝數,各種因為寒氣進入體內而影響生理功能的效應是隨時都有的,除了手腳發涼即是表示身體陽氣不足,胃氣衰弱,若有手腳末端皮膚容易脫皮、增厚,甚至過量出汗,過猶不及,這些都是寒氣令陽氣受損後會發生的現象,內臟方面來說,化消滯慢,容易腹脹或一吃就拉,即是胃氣先衰導致陽氣不出的問題,再談到五官,常感覺視力衰退、眼茫,經常牙齦敏感,各種出血、疼痛甚至化膿,聽力突然衰減甚至失聰等,都是陽氣不能上至頭目導致氣血循行不暢的問題,報載甚至指出,有人常年睡前不刷牙也沒蛀牙,三餐都刷者照樣蛀牙連連,更有人常年不刷牙但一刷就蛀牙,可見目前西醫所認知的所謂健康概念其實錯漏甚為嚴重,無能治療更無法有效預防,但以古經方中醫論治,養胃護陽,卻可有效預防絕大部分生理功能的不足,仲景在《桂本》中對於肺寒引起的急性耳聾用甘草乾薑湯,展現舉重若輕的神效,而我本於經方化家常的理念,特在新版《太極米漿粥》書中新增「薑糖紅茶」食方,食材平易好操作,飲來更加順口,提供現代人便於在家常飲食中調養陽氣,以保身長全。
紫林齋主
公元二〇二五年三月十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