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食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

《黃帝內經》明言記載「五穀為養」以來最少兩千年,現在到了二十一世紀人類聽了媒體流傳的片面之詞胡說八道,卻倒行逆施起「低碳、低糖飲食」來,你要說這是西醫說法,恐怕也未必,因為若真的攤開西醫的研究與觀察,卻發現多用主食,甚至以營養學的說法,多用澱粉的飲食內容,卻能大幅減少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原因在於澱粉主食分解後產生糖類,能夠提高修復心血管在各種原因下發生損傷的功能,而此一功能越高,心血管動脈發生硬化的風險也就越低,一般所謂血管阻塞的發生風險因此減少,心肌梗塞就不易發生,同樣的原理,對於減低腦血管梗塞或者癌變,都指出有正面效益,反之,低糖飲食確認至少能增加心臟病死亡風險至少百分之五十,所以,重點不是什麼「血管的清道夫」,而是「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的正本清源之道,而在澱粉主食與其他食材相對於一餐中的配比裡,更可以明顯發現,糖類約佔每餐攝取熱量的百分五十左右可達黃金比例,也就是發生各種疾病的死亡率最低,以上的死亡率雖有略為增加,但遠不及以下的死亡率高升明顯,這與我在《太極米漿粥》書中力說,以標準食量六百克而言,米飯用量應最少達到兩百克,其糖類含量正是約百分之五十,可謂不謀而合,至於為了減重而採低糖低碳飲食,不但致死疾病風險大增,也如我在《太極米漿粥》書中提出,亞洲各國用米量與身體質量指數的事實予以證偽,白米飯吃得極多的地區,體重超重的人口比例卻最低,高度概括之,無論就養生或減重角度,多用米飯主食,一定無錯。

紫林齋主
公元二〇二五年四月十四日


★★★讀者必須遵守法令與識禮節,並依循本社團指定之創用CC授權條款。本授權條款允許使用者重製、散布、傳輸著作,但不得為商業目的之使用,亦不得修改該著作。使用時必須按照著作人指定的方式表彰其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