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斂陽入陰
時序進入秋分,一年只餘百日,太陽正當直射赤道,日夜時長均等。隨著日照接著更往南移,北半球的日時逐漸變短,夜時漸長。人體的陽氣隨著太陽的變化而動,以應天時。秋分之後,人體入陰的功能會更顯重要。所謂入陰,就是人體將氣與血向內、向下收聚的功能。進食、就寢,都是與這樣的功能十分有關的作息活動。透過攝取食物,人體將其充分循環、吸收後,令養分進一步引導至身體的內臟中收藏。而夜間就寢入眠後,身體的氣血活動轉為最平緩,氣血也隨著入臟、入裡,因此利於人體的生血、化精等休養生息。對於能夠協助身體入陰的食物來說,生長在植物末端高處的五穀主食、堅果類等食物,因其中包含質重的養分,性能下行,最能幫助人體氣血入陰,也就是現代表述所謂之:滋補強身、增強體力。水果雖然也是生長於末梢,但水分含量太高,寒涼物性偏重,人體往往不勝負荷,難以留存。
蛋黃能聚集養分而生長成全新個體,對於幫助人體凝神聚氣,同樣有很好的幫助。較油潤的食物,像是肉類、豆類,油脂能夠平復氣分邪熱,對於幫助氣機收斂,減緩陽氣過亢,也有功效。吃好、吃滿,再加上夜間及早休息躺平,入秋養生的功夫,其實並不難上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