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外出永遠首選精白米飯
世間常見的飲食養生誤區,就是自以為「粗糧、雜糧比精白米飯更好」,而這也是我常年來一直亟欲在我的著述如《物性飲食》以及宣講中大力勸說的部分,例如糙米,世間多認為其富含維生素,以及所謂膳食纖維,但我也在著書中提到,糙米難消化,易傷胃氣,這些營養素大半都是穿腸而過,看得到卻吃不到,更何況就歷史演進來看,中國遠在東漢時期就已經能夠大量精製稻米,吃精白米飯在一千八百年前早就是常識,多年來中國人吃白米飯也不見生什麼腳氣病的麻煩事,還有力氣頻頻內戰自相殘殺,反倒是平素不吃豬、牛、羊肉的日本人,上至貴族下至百姓,數百年來因腳氣病死亡無數,連打甲午戰爭的時候,軍隊戰死者在不到千人的狀況下,光因腳氣病卻病死了超過四千人,正是因為中醫只學了半套,文化根底不夠深,不參物性所致,倒是當年淞滬會戰後,逃難群眾因為沒肉可吃,營養不良,才罕見的出現腳氣病流行,而臺灣在日治時代受日本飲食習慣影響,跟著不吃四腳動物的肉,一併成為腳氣病的重災區,而在所謂營養學的糾結下,眾人只聚焦糙米有維生素,卻不知飲食環境並非戰時,吃肉非常容易,特別是豬肝,對於維護包含視力在內的神經系統都有大助益,況且糙米因容易吸濕,保存不當易生黃麴毒素,若經誤食更會致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