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後知保身長全以養其生
《傷寒雜病論》在醫學上的價值以及人類文明上的貢獻,已經不需要再由我贅述,但他在文學與哲學思想上的表現,似乎是較少為人探討的,像是序文部分,仲景起手先讚嘆了古代名醫手法高明,緊接文脈急轉直下,批評在一千八百年前的該時,世人早已不把健康當作普世價值,一夕感染風寒,便病急亂投醫,千金之軀卒然鳴呼,東漢末年與當今之世其實並無二致,多數人群中,一派則無視養身之道,競逐榮勢,崇飾其末,忽棄其本,一派則委付凡醫,自以為重視健康但不得正法,或有亂用藥物營養品,或有盲信極端飲食當作是健康飲食法,更有胡練奇術怪功,反而招致一身病痛,其他更見身患疾痛但隱忍不言,待病入臟腑才慌忙就醫方嘆為時已晚,亦見仗恃年輕陽盛,只求容貌合於己意而惡搞身體陰陽氣血秩序,待陽氣始微,榮衛大衰,數日之間就讓風寒奪命,仲景因此提出,留神醫藥,精究方術,這是人人都該重視的根本之道,否則如皮之不存,則毛無以安附,此般見解,正是本於「秩序」使然,其他尚有「縱意違師,不須治之」、「先其時治之」、「治有先後」,對於法理、秩序,謹守有條,邏輯分明,條文中不只詳述病機、藥理,更強調了古經方中醫的學習要義,格物致知,強化學習者的科學精神,然後知從身體力行而以養其生。
紫林齋主
公元二〇二五年二月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