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事實查核:世界衛生組織與美國疾管局將「預防性疫苗接種」從《國際疾病分類》中嬰兒死亡原因正式分類中移除造成驗屍官無法正確回報因疫苗導致的嬰兒死亡個案

解決問題的方法有很多,直接把發現問題的人解決掉,卻是我們最常看到的一種手法,玩點文字遊戲,醫學不必進步也可以做到「根除」,但其實「根除」這種思想本來就有問題,因為疾病也是地球自然環境的一部分,我們曾提過,許多人類自以為的疾病其實是另一種疾病的保護因子,像是具有地中海貧血特質的人就不會得瘧疾,老天的安排其中智慧是如何,用人類的小腦袋瓜子去僭越是很愚笨的做法,就像許多醫學論文中倡儀要「根除麻疹」,這種思想就導出「藉普打麻疹疫苗來根除」的主張,合理化疫苗的生產與消費,其實早有醫學論文指出,麻疹與腮腺炎,這兩種很常被標榜可以用疫苗預防,而且很需要透過普打來提高所謂「群體免疫」的感染病,但這篇贊成麻疹疫苗的評論中也承認,理想的麻疹疫苗,即使是注射劑,也應在接種一劑後產生終身免疫力,幾乎沒有或完全沒有禁忌症,生產成本低廉,不需要冷鏈,可以安全長期儲存,並且可以由各種醫務人員進行接種,而事實上的疫苗普打地區仍常見麻疹流行,所謂防護力也在接種後逐年持續下降,所謂九成至九成五以上的接種率才能有群體免疫效果的說法究竟是否合乎科學,或者只是一條看得到卻吃不到的胡蘿蔔,誘騙刺激疫苗消費量不斷衝高,這就不得而知,但目前已知的是,一項透過十萬名個案的大型研究指出,兒童時期若有自然感染麻疹與腮腺炎的病史,特別是同時感染兩者時,與動脈粥狀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死亡風險降低有關,另一項超過十四年的追蹤調查指出,自然感染麻疹的兒童患者明顯在異位性皮膚炎等特異性疾病上的風險較低,在另一項研究中更發現,感染麻疹對非何杰金氏淋巴瘤有保護作用,甚至更有因偶然發現感染麻疹病毒後體內腫瘤「自然」消退的現象,而透過麻疹病毒來治療腫瘤的研究,而且因為病毒基因特質上的因素,一定得要自然感染野生株病毒,而無法透過疫苗中的麻疹病毒片段產生防護力,也就是說,一種少數醫界人士口中瘋狂叫囂需要根除的疾病,其實可能正是長年來保護人體免受多種更糟糕疾病纏身的保護因子,當然這些研究還在持續進行中,但疫苗接種的正當性、合理性、安全性明顯已經倍受科學驗證下的質疑,更不是所謂主流醫學的一致意見,真正談論科學,堅守科學原則的觀點下,疫苗處處充滿了欲蓋彌彰的高風險傾向,怎麼說都談不上是合理的對抗疾病的選項之一。

紫林齋主
公元二〇二五年十一月十七日

參考資料:
Vaccines and sudden infant death: An analysis of the VAERS database 1990–2019 and review of the medical literature

Current perspectives in assessing humoral immunity after measles vaccination

Association of measles and mumps with cardiovascular disease: The Japan Collaborative Cohort (JACC) study

Measles and atopy in Guinea-Bissau

Do childhood diseases affect NHL and HL risk? A case-control study from northern and southern Italy

Measles virus for cancer therapy


★★★讀者必須遵守法令與識禮節,並依循本社團指定之創用CC授權條款。本授權條款允許使用者重製、散布、傳輸著作,但不得為商業目的之使用,亦不得修改該著作。使用時必須按照著作人指定的方式表彰其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