釀成寶血是葡萄

葡萄在東西方很早都有食用記錄,《本經》即錄為上品藥,《聖經》中亦多有與葡萄相關的描述或比喻,代表上天給予人的祝福與慈愛,食用與加工等記錄最早可推至距今八千年前。我在《物性飲食》中就介紹過葡萄,從物性的角度分析為何中西自古都愛用這種食物。近代許多研究也證實,葡萄在舉凡對於肝、腎、消化方面問題,預防血管中血栓的形成,抗發炎,甚至抑制細胞癌變,都有不少正面效益的發現。全世界葡萄種植量相當大,僅約兩成供做鮮果食用,其餘八成都做成各種加工食品。最為人們熟悉與常用的,當屬葡萄汁與葡萄酒。葡萄木質蔓莖極長,與葛藤不相上下,開花成穗細小聚集而清香,結果飽滿成串,對氣、津、血的傳導與回聚,都有見長。無論是種植或《聖經》描述,都極看重「剪枝」,即蔓枝若旁生,就結不出果實,所以剪去枝椏,氣、津集中有力,亦可知葡萄的特長在果實,與葛根相反,根部反倒不是養分聚集的重點,亦頗有「玉不琢,不成器」的意味。葡萄可釀酒,古今中外都有相同的見解,也是最直接的加工食品之一,但對不適合飲酒的人來說,就難以享用,再者,紅酒現今多被形塑成高價賞玩之物,也難以親民。葡萄雖多有好處,但就物性原則來看,同樣不建議單用,若未經適當配伍與炮製,光靠大量食用,實難有延年益壽之功。


★★★讀者必須遵守法令與識禮節,並依循本社團指定之創用CC授權條款。本授權條款允許使用者重製、散布、傳輸著作,但不得為商業目的之使用,亦不得修改該著作。使用時必須按照著作人指定的方式表彰其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