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歸物性才是本源

近期我們談了幾回現代醫學與營養學看待部分元素與攝取量對身體的關係,我們可以發現幾件事實。第一,微量元素在各種食物內含量有高有低,但身體是否容易吸收另當別論,高含量不代表高吸收率,也不代表就該多吃,且該食物之其他含有元素對身體的影響,交互作用複雜,萃取後單獨攝取與透過食物攝取的吸收效率與產生效應更大有不同,身體作用機制本就多元而複雜,單看一、兩種元素在體內濃度的升降難以呈現什麼事實。第二,現代研究宣稱許多身體應該經常攝取的元素,其實多在水產、堅果、肉類、雞蛋、大豆等食材中已有豐富含量,易言之,只要沒有其他化學物質干擾,並非極端偏食,少有攝取不足的問題,自然而多元的攝取來源整體來說更易均衡。第三,菸、酒、油、鹽、糖等食材被大量採用至少千年以上,甚至醫藥典籍明載具有療效,研究結論指其為致病高風險因子,明顯違反事實,指出致病的機轉過於簡化,大幅度刻意忽視食材其他正面效應,近於因噎廢食,不足採信,反倒近代百餘年才出現的各類人工化合添加物與現代疾病的流行均呈正相關,多見銷量提升,少見對健康有益,研究對象應大幅修正。各種食品加工業與營養學界挾知識不對等優勢,以偏狹數據與斷章取義的研究橫賦暴斂大眾智商稅,失財事小,健康崩盤事大,渾身病痛躺臥百年,又有何義?


★★★讀者必須遵守法令與識禮節,並依循本社團指定之創用CC授權條款。本授權條款允許使用者重製、散布、傳輸著作,但不得為商業目的之使用,亦不得修改該著作。使用時必須按照著作人指定的方式表彰其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