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飢果腹不等於吃好吃飽
要吃飽,在現代來說,方法很多。但是,要吃得「正確」,卻不是人人都曉得應當講究、曉得該如何講究。在我們身邊,除了自然的食物之外,還多了許多形形色色的加工食品。吃下一定的量,人,都會有飽足感。但是對於身體運作需求來說,「五穀類」主食所帶給人體產生的調和氣血的作用,卻無法輕易由別的食物或食品來代替。特別是就大米來說,白米飯調和人體的胃氣,幫助人體維持消化道的機能順暢,調節生理機能,也就是我在《太極米漿粥》書中所說,胃氣可以雙向調節全身上下所有的功能。這種「穩定」的力量,對於我們日常操勞的每一天來說,更是不可或缺。所以,就攝取的優先秩序來說,我認為,五穀類主食必定要擺在第一位。馬鈴薯、甘薯之類,雖然也常被做為代主食之用,但因並非穀類,雖然富含澱粉質而令人飽足,對於保養胃氣來說,卻效果仍遜。又,同樣是穀類,原粒的大米所蒸煮而成的白米飯,自然要比麥粒再經過多次加工之後才製成的麵包、餅乾、麵餅、麵條,在養胃的效果方面好上許多。
而同樣是米飯製作而成,若是再經加工做成炒飯,物性又與白米飯之間差生一定的差異,自然無法視為同物。或因忙碌,或因暑熱,就算胃口不佳,能多吃上一口白米飯,總是好過各種機能性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