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薯非薯淺嘗之

豆薯雖然帶一薯字,但其實為豆科植物的地下根莖。他的別名甚多,各地稱呼有異,大抵上均是做配菜,特別是因其口感爽脆多汁,在夏季常受到愛用,或生吃,或熟食。豆科亦是經常入藥的大宗科目之一,甘草、黃耆更是常用的上選補藥。豆薯形狀扁圓,底下微尖,略似心形,表皮赤褐,內部色白、質脆,略有甘味,微澀。豆薯地上莖一樣有蔓長攀緣的性質,但是其葉與種子等都有劇毒,少量即能致命,對人畜均有害,種子甚至可做殺蟲劑。豆薯的質地相對於同科有蔓藤、能入藥的葛根來說,較為鬆散,所以不堪入藥,僅能做調理性質的食材。換句話說,地上部位偏性極強,地下部位則減弱許多。豆薯依物性分析,作用在三焦與胃較多,因水分多,味偏甘淡,亦不綿密,性質較偏涼。對於夏季可能胃中微有燥熱的情形,或是因情緒緊張、亢奮而食欲減退時,料理中偶用一點豆薯,稍可舒緩消解。豆薯雖能消暑,但因其直接作用在胃與三焦,連帶至心,過食、多食還是可能引起代謝功能衰退,故手腳偏涼、腹部容易受涼絞痛等陽氣不足者,腸胃功能較弱,或是糖尿病等內分泌功能失調者,最好少吃或不吃。女性生理期也因其性涼,最好不吃。


★★★讀者必須遵守法令與識禮節,並依循本社團指定之創用CC授權條款。本授權條款允許使用者重製、散布、傳輸著作,但不得為商業目的之使用,亦不得修改該著作。使用時必須按照著作人指定的方式表彰其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