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師或護理師都請不必白費心機為泡麵洗白
逢颱風過境,民眾多習慣採買泡麵做存糧,若是在極端狀態下,為求保命不得已,多年吃一次也就罷了,但不知為何突然冒出許多強調「食安」議題的媒體網路平臺與護理師紛紛跳出來發聲,高分貝強調泡麵「必吃」,甚至把泡麵的問題極小化為「含鈉量高」,還強調「不含防腐劑」,整個泡麵食安問題被簡化成似乎只要「少放點調味包」就很安全,搞得閱聽眾精神錯亂,不明白為何平素標榜高度重視食安的個人或媒體,突然一談泡麵就下跪磕頭,認賊作父,再細讀其論調,所謂「含鈉量高」實非「食鹽放得多」,而是俗稱「味精」的麩胺酸鈉下得極重,但細看味精對身體產生強刺激,自然鹽根本不能類同,強將自然鹽與味精混為一談,只看鈉離子,就像把天下男人都當自己爸爸來談論,不倫不類,又談到「不含防腐劑」,根本就是文字遊戲,因為成分列表上雖然不會大剌剌的寫上防腐劑三字,但無論是麵體或調味包,無機磷酸鹽類的添加物無所不在,這些磷酸鹽經常都以「麵質改良劑」等名義大量添加,實際作用之一就是防腐,而無機磷酸鹽早是公認的腎臟殺手,已被多方證明引起腎臟、心血管與骨質多種病變,老少都不宜,可說食品工業中的頭號毒物,今見食安頭號地雷被吹捧,只怕因腎臟病故的毒物醫生若地下有知,也要長嘆三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