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米不僅是「補充澱粉」

主食之所以為主食,就因為必須要每餐大量的攝取,以此為主,而且,的確只堪以穀類為主食,長期吃,人體才能常保健康於動態平衡之中,這絕非澱粉或醣類這種營養成分分析可以理解,必須要以人體「胃氣」的角度來認識,才能體會其中重要性,就像一般大眾常出現的膽結石等肝膽問題,現代醫學常認為是因為飲食內容中含有較多膽固醇才會引起,其實在發病之前,早就有病灶產生,而病灶的來源,就是胃氣衰弱,胃中的津液長期不足所產生,這又特別容易出現在正餐的主食,特別是精白米飯的攝取量嚴重不足所導致,因此,當含較大量油脂的食物需要身體分泌較多膽汁進行化消時,肝膽一受刺激便容易因為津液不足而發炎,進而牽動結石,引發劇烈疼痛,而一般認為女性較為好發,其實是因為女性生理期間需要發動較大量的脾胃津血代謝,這與惡性減重的起因相似,都會令脾胃津液大虛,如果飲食稍有不慎,便會影響肝膽運作而發病,所以,若有人反駁「我喝冰水也不影響生理期」,實則是肝膽早有異變而不自知罷了,冷飲冰品同樣會大泄脾胃津血,這負面影響若未發生在排經功能上,便由其他功能受損代為受過,不是不報,時候未到,胃氣受損定會引發全身所有功能大亂,大量米飯能平復胃氣,致中和,哪裡是營養成分可以衡量?


★★★讀者必須遵守法令與識禮節,並依循本社團指定之創用CC授權條款。本授權條款允許使用者重製、散布、傳輸著作,但不得為商業目的之使用,亦不得修改該著作。使用時必須按照著作人指定的方式表彰其姓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