臉書新文

夏季仍需防寒侵

立夏將至,氣溫也逐漸攀高,少量降雨無法解除旱象,也不能帶來涼意。我們早已經多次強調,氣溫雖高,但大氣之中的土氣、陽氣不足,氣溫仍不穩定,高溫之際,仍有傷寒之虞。我在《物性飲食》中曾提過,寒熱在表層的觀察雖…

養胃護陽正是時候

隨著各地邊境開放,大陸地區五一、日本黃金週等長假到來,各地多有大批外地遊客流動。但就在近月來,新冠變種、流感、腸病毒等疫情仍不容忽視,禽流感能在哺乳類動物中傳播也被證實,傳播與變種途徑越發多元。許多人雖然…

病氣四起非只新冠

報導指出,當前新冠疫情雖遠不及高峰期般兇猛,但流感、腸病毒等疫情卻日漸攀高,來到近六年的高點,而仍有升溫的趨勢。我在這幾次的文章中,陸續談到了病氣與天時相乘所帶來的可能影響。前兩年新冠疫情嚴峻時,人人警覺…

養胃護陽不可廢

以「一章」十九年為單位來觀測節律,可發現:穀雨逢初一,端午落夏至後,表該年夏至前,氣溫高低變化仍多,土氣、陽氣均弱,人體受到病氣流行染疫的可能性就會大增。例如有史可追的一九〇九年,當年中國唐山地區出現瘟疫…

穀雨相逢初一頭

此諺下句即是:只憂人民疾病愁。今日入穀雨,逢農曆三月初一,此諺論點不詳,但我嘗試以陰陽學角度初探此說。二〇〇四年穀雨三月初二,越南等東南亞各國爆發禽流感疫情,並首次傳入臺灣,一九八五年穀雨三月初一,同年臺…

腸胃不適莫輕忽

無論是腸病毒、胃炎、流感,今年以來,與腹痛裡急、上吐下瀉有關的病況相繼出現流行的傾向,若根據現代醫學表述,腸病毒並非單一病毒,其中包含多種病毒類型,例如眾所周知,能引發俗稱小兒麻痺的脊髓灰白質炎者,即是其…

一覺睡好很重要

據報載,近年來國人睡眠的量與質都嚴重低落,睡眠時間可達六小時以上者不到一半。甚至根據衛福部的調查指出,約有五分之一的國人正在服用安眠藥,年用量突破十億顆。每個人都曉得必須睡好覺,好的睡眠對每個人都非常重要…

心火透發暢正氣

今年二氣逢主氣少陰君火,客氣少陽相火,君火之熱與相火之暑相乘,加之體內津液減損而產生的燥氣,各種不調就容易發生。雖是暑熱燥氣雜至,但並非因此就猛用苦寒瀉下之物對抗,相反的,《內經》所謂「正氣存內,邪不可干…

盼及早破除素食、粗食等於健康之都市傳說

近聞一位世界級音樂人癌逝,果不其然,癌逝之後又見臺灣媒體上一片「高纖飲食、少肉少油、禁菸禁酒、減輕體重」等老調重彈。殊不知逝者從約三十年前,年過四十起,因為高度意識到健康的重要性,便已經開始素食,甚至是只…

中焦不和則吐利

年初以來的吐利之亂似乎並未隨著時間而自然減緩,反而在近日甚至傳出臺灣中部有多處傳出校園等社區群聚感染事件,單一校園前後有高達近全校師生半數請假之譜,非常嚴重。無論是諾羅病毒,腸胃型感冒,或其他飲食感染,往…

釀成寶血是葡萄

葡萄在東西方很早都有食用記錄,《本經》即錄為上品藥,《聖經》中亦多有與葡萄相關的描述或比喻,代表上天給予人的祝福與慈愛,食用與加工等記錄最早可推至距今八千年前。我在《物性飲食》中就介紹過葡萄,從物性的角度…

春分有雨病人稀

春分過後,日漸長而夜漸短,大地陽氣更上一層,生機更現旺盛,所以也有俗諺所謂:「春分有雨病人稀,五穀稻作處處宜」,說的就是陰陽升降調和,氣上雨下,津液潤澤萬物,人體氣血常得調和,五穀作物也順利滋長。不過反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