臉書新文

寒極反熱非真熱

《桂本》於《六氣主客》中提及,若「少陽之勝」則有「寒極反熱」之證。所謂「渴飲水漿,色變黃赤」,外在看來有如發陽明高熱一般,但探究其因,實為「熱客於胃」,故雖貌似一致,但寒熱有別。我常說,脾為太陰濕土,凡土…

冬陽露臉寒仍盛

大寒開始,全臺有感降溫,數日來略有趨緩,但見不少媒體誇大其詞,稱氣溫將高達攝氏三十度,「冬天跨夏天」,甚至有諸如「先冷死再熱死」等不當發言,把天氣預報當小丑跳樑在耍弄,更容易引人誤解,錯判衣物加減時機。臺…

薑糖紅茶正得時

近日全臺降溫有感,南部出現難得的十度左右低溫,不少山區甚至傳出降雪,除了低溫,水氣豐厚也是主因之一。低溫有感還是其次,重點是人體要有能力在穿上適度衣物後盡快回暖。過去不少「類中醫」謠言盛傳「吃了藥後身體陽…

新年運氣大寒起

中華文化傳統記年,有正月初一轉換,有立春轉換,而對古經方中醫而言,年份轉換則在節氣大寒,今日舉世中醫恐多謂不知,蓋其養成內容充斥有機化學、藥物動力學等,已脫離五運六氣等正統中醫學術核心骨幹甚多所致。明年歲…

俗諺仍需科學檢證

二三年八月立秋時,媒體有一則報導引用不具名「民俗專家」說法,提到「早立秋冷颼颼,晚立秋熱死牛」,認為該次立秋屬早立秋,氣候轉涼早,還提到「躲秋」以及與生肖的關聯云云。就結論來說,通篇胡扯,難怪眾多優良傳統…

今天也要堅持喝粥

自我分享中醫學習心得近二十載,幾乎就是一部「太極米漿粥」史,無數網友深深受惠,遍及兩岸三地五大洲。自二〇一八年《太極米漿粥》出版後,更多朋友認識了這碗平時養生、病時療疾的家常至寶,自彼時起,持續有不少海內…

小寒不寒寒大寒

小寒剛過,以臺灣而言,全臺各地氣溫普遍高溫多在攝氏二十二度或上,都不算低,可謂不甚明顯有寒的小寒。各方俗諺多有「小寒大寒人馬安」的類似描述,意謂小寒本應以明顯寒冷為常,若不見低溫,人體氣血未受到低溫影響維…

氣溫多變防風寒

臺灣近月來流感與新冠的病例數大幅上升,且持續看升,〇三年最後一週的類流感門診數已創近四年新高,機場也已經啟動新冠快篩機制。目前臺灣地區防疫仍只著重施打疫苗,天天都有傳媒報導施打呼籲。目前新冠 XBB 株疫苗在…

冬季低溫正啟動

今年冬至氣溫雖然較偏低,但以全臺當天現狀觀之,大多無明顯降雨,也難以晴雨二分,再加上當日逢農曆初十,已入月中,我們合參各地方俗諺,便有「冬在中,冷死蔥」、「冬至陰天,来年春旱」等語。若合併我之前文章中提及…

沉穩養陰勿躁動

近日臺灣氣溫稍有下降,但全臺已經傳出多起心臟驟停死亡事故,甚至還有長跑比賽中也發生賽中猝死,到院前已心肺停止的個案。氣溫雖然尚不到極寒,也不到驟降,但在本週即將登場的冬至,代表人體與大地的陽氣已沉潛至最低…

脾胃出陽開心肺

我常說,脾是生氣的源頭。依《內經》表述,肝在志為怒,人們也都認為大怒、過怒傷肝,但我們一般在口語上還是會說人動怒為「發脾氣」,所以我們可以得知:雖然肝能生怒,實則劫去脾胃津液,脾胃失去津、血,不得大質量分…

飲食入胃,即是入心

有些朋友問到,本人與身邊親友近來皆有明顯心臟不適或胸悶、發喘等問題。若以五運六氣來看,《桂本》於條文中的確提到,值少陰在泉時易有「心痛發熱,膈中眾痹皆作」等語。心與古稱心包的心臟,雖有相關,但完全不同,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