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天晴必久旱
我們過去談過許多節氣俗諺與天候有關的比較,發現:俗諺中的描述雖然有一定的地區性特徵存在,但大抵上仍可做為一定程度可信的經驗推估,甚至更可與《桂本》五運六氣中的論述互為徵引,對天候與疾病流行趨勢做更進一步的…
我們過去談過許多節氣俗諺與天候有關的比較,發現:俗諺中的描述雖然有一定的地區性特徵存在,但大抵上仍可做為一定程度可信的經驗推估,甚至更可與《桂本》五運六氣中的論述互為徵引,對天候與疾病流行趨勢做更進一步的…
節氣即將進入秋分,也是六氣之中的五氣起。今年五氣客值厥陰風木,主陽明燥金。整體環境變化而言,秋分後大氣開始收燥,濕氣漸消,季風轉強。所謂收燥之始,通常會先發生幾場明顯降雨,但此與濕氣較重時的降雨不同,水氣…
根據報導,常見臨床醫師強調腸胃欠佳者、長者與兒童更適合吃白米飯,特別是兒童,以避免發育不良。對於長者,糙米或五穀米等其他穀類消化不易,在化驗機器中見得到的好處,往往身體都吃不到。就算是成年人,縮減主食而改…
秋日人人都說要潤燥,但不吃主食白米飯,何以潤燥?現代醫學被少數人斷章取義,只談澱粉糖質、升醣效應,不看主食吸收對脾功能長久性的提升,恢復調節血糖功能;只看少吃澱粉餓出來的體重減輕,不看骨質、內臟機能的減損…
許多民間說法濫用五行與五色理論,以為秋天就一定要吃一堆白色的東西才叫做合於節氣,或者瞎湊一堆五種顏色的食材就叫五行大補,這些當然都是沒有根據的迷信說法,吾人切莫再以訛傳訛。但在生活常用食材中,的確有兩種白…
近期我們談了幾回現代醫學與營養學看待部分元素與攝取量對身體的關係,我們可以發現幾件事實。第一,微量元素在各種食物內含量有高有低,但身體是否容易吸收另當別論,高含量不代表高吸收率,也不代表就該多吃,且該食物…
近期與鹽有關的話題熱燒,但總歸是出自於謠傳與誤解,但只有一件事情是做對的:多吃優質自然鹽。不出意外,一天該吃多少鹽的話題同時又被帶出,但我們不斷根據多方事實證偽各種漏洞百出的現代研究:每日攝取超過十一公克…
控制再控制,現代人被判定血壓過高的人口卻越來越多,形成全球皆病夫的詭異現象。而「不菸不酒不油不鹽少糖低脂」卻罹患重病的例子,屢見不鮮。從牛隻生理可見,產乳、生血,耗用鹽量甚大,鹽份不足造成氣血代謝鈍化,而…
食鹽加碘究竟是否對人體有害,在目前的政治正確思想下,不可能有人做這類的研究並予以公布,要從學界取得支持無異緣木求魚。但為了推銷加碘鹽而抹黑人類已吃數千年的自然鹽,毫無疑問實屬喪盡天良,數典忘祖。我們已透過…
依現代醫學論述,吃碘既怕吃太少,又怕吃太多。有文章論述恐嚇民眾,吃大量含碘的海藻類,要小心重金屬、核幅射,吃魚類則要小心汞污染,全面封殺天然食物,讓人害怕是否只剩藥廠製造的維他命丸可吃?雖然乾燥海帶結一百…
許多現代研究論證缺乏某些微量元素將引發特定疾病,隨後便直接將結論直接導向「食品中必須做『營養強化』才能有效預防疾病」,這些陳腐論述漏洞百出,實在缺乏邏輯性,倒果為因,透過媒體報導後,掐頭去尾,論述更無條理…
每每言及吃鹽,就要提到毫無科學根據的「食鹽加碘」政策。在食品來源極端缺乏的狀況下,例如世界大戰或者極端貧窮地區,無法透過自然飲食攝取足量的均衡營養,如臺灣於二戰之後,的確可能造成大脖子、腳氣病等營養失衡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