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博文

優質自然鹽多買多吃

近期與鹽有關的話題熱燒,但總歸是出自於謠傳與誤解,但只有一件事情是做對的:多吃優質自然鹽。不出意外,一天該吃多少鹽的話題同時又被帶出,但我們不斷根據多方事實證偽各種漏洞百出的現代研究:每日攝取超過十一公克的日本長野縣,才是真正長壽國日本之中的最長壽縣,所謂「若長期處於高鹽飲食,即使是健康的人都會較…

多油多鹽多福氣

控制再控制,現代人被判定血壓過高的人口卻越來越多,形成全球皆病夫的詭異現象。而「不菸不酒不油不鹽少糖低脂」卻罹患重病的例子,屢見不鮮。從牛隻生理可見,產乳、生血,耗用鹽量甚大,鹽份不足造成氣血代謝鈍化,而血液鹽分偏低直接影響造血品質,兼以產量不足,血壓被迫提高以滿足代謝需求,血壓怎麼可能降得下來?…

練起鹽膽吃好鹽

食鹽加碘究竟是否對人體有害,在目前的政治正確思想下,不可能有人做這類的研究並予以公布,要從學界取得支持無異緣木求魚。但為了推銷加碘鹽而抹黑人類已吃數千年的自然鹽,毫無疑問實屬喪盡天良,數典忘祖。我們已透過科學事實充分證偽食鹽加碘的必要性,人體的碘流失與大量工業產品濫用溴化合添加物可能更相關。碘鹽用…

天然食物就是最好微量元素來源

依現代醫學論述,吃碘既怕吃太少,又怕吃太多。有文章論述恐嚇民眾,吃大量含碘的海藻類,要小心重金屬、核幅射,吃魚類則要小心汞污染,全面封殺天然食物,讓人害怕是否只剩藥廠製造的維他命丸可吃?雖然乾燥海帶結一百公克含有約三千兩百毫克的碘,但一來都是泡發後煮食,泡發膨脹後約呈八倍重,能吃得了十克乾貨已經算…

食必天然就能攝取足量元素

許多現代研究論證缺乏某些微量元素將引發特定疾病,隨後便直接將結論直接導向「食品中必須做『營養強化』才能有效預防疾病」,這些陳腐論述漏洞百出,實在缺乏邏輯性,倒果為因,透過媒體報導後,掐頭去尾,論述更無條理,只得無端造成民眾恐慌。例如,就算缺碘容易導致某些特定疾病好發,但也不等於食鹽必須加碘。世界普…

自然鹽給你頭好壯壯代謝佳

每每言及吃鹽,就要提到毫無科學根據的「食鹽加碘」政策。在食品來源極端缺乏的狀況下,例如世界大戰或者極端貧窮地區,無法透過自然飲食攝取足量的均衡營養,如臺灣於二戰之後,的確可能造成大脖子、腳氣病等營養失衡病流行,但這些問題只要透過大環境改善,自然就能消解。可觀察公元一九三七年上海市受日軍攻擊後,難民…

正氣存內邪不可干

近來除了一般流行性傳染病,還多了寄生蟲感染或病媒蚊傳染疾病的消息,令人不安。《內經》早有云「正氣存內,邪不可干」之語,意即:人體功能只要運作正常,體外致病因子就難以擾亂正常生理機轉。驚見國家級研究文件一筆推翻中醫已談論兩千年的「邪氣」理念,直言貶抑「越來越不能適應中醫臨床與理論的需求」,要求「翻新…

養胃護陽迎六氣

四氣開始轉入在泉,而今年逢少陰君火,病例多半不離發炎、高燒,常有大汗出,甚至引發四肢冷逆,又屬腰部以下肢體關節等容易不利,眼部疾病亦需留意。就大環境來看,除了國內外各地多有大雨致災,隨之而來的環境衛生問題亦不可輕忽。許多病媒生物都喜好溫濕環境氣候,應少陽氣而起,因風入裡。常用語「乾淨」,「乾」指的…

少陰在泉始

就六氣意義來說,大暑是為下半年在泉之始。今年癸卯,當值少陰在泉,行火運,與民俗說法差異較大。少陰君火又行火運,綜觀而言,秋後至仲冬,明顯低溫的日子也不算多見。四氣客太陽主太陰,大氣中太陰濕土為主,又逢太陽寒水,濕氣加重,驟雨、暴雨機率大增,寒熱雜至而產生的激烈天氣系統亦需多加提防,濕氣偏重,主影響…

從巴馬看長野

健康、長壽,向來是被人們熱烈討論的話題,許多人愛好做著自以為健康、長壽的行為,就算實際上並沒有太多事實與正確的道理依據。中國巴馬瑤族自治縣,以長壽聞名,但引來的卻是迷信當地的水、食物能治百病的絕症人群,過度的觀光開發,嚴重破壞自然環境與當地生活。與巴馬近似,長野縣境海拔略高,氣候宜人,人口密度低,…

多吃鹽易長壽

臺灣媒體近年來持續密集瘋傳長野是日本第一健康長壽縣,並直接斷章取義連結到「因有醫師鼓吹減鹽所以得到成效」,實在令人失笑。長野縣人均食鹽攝取量,不過從一九八○年的十五點九克減少至八三年的十一克而已,仍高達WHO 等建議標準值兩倍以上,再一次充分證明:高攝取鹽分對於人體健康維持的重要性,這鐵一般的事實。一…

吃鹽才健康

一提到吃鹽,許多人馬上想到高血壓、腦中風、腎臟病,嚇到攤軟。這種被簡化的教條在媒體上行之有年,斷章取義的結果造成肌力不足、肌肉流失等更多身體病變發生,更容易致命。或者產婦泌乳困難、不足,引發情緒焦慮,生理失調,只能依賴配方奶,相關廠商一家獨贏,產婦、新生兒滿盤皆輸。先是有美國一九六一年一篇論文認為…

血乳本是一家津

許多人體常見的所謂亞健康狀態,或許很有可能從其他高等動物身上找到可類比的原因與解法。畜牧業常識,食鹽對牛、羊的重要性極高。食鹽缺乏,可導致渴感缺乏,生長、發育障礙,體重過輕,體態不佳,產乳減少,食欲缺乏,異嗜癖等身心問題。特別是乳牛,產乳過程中能造成體內鈉的大量減少,格外需要注重補充食鹽。我們提過…

夏日炎炎好吃鹽

夏日中難以避免偶有大汗發生,大汗流失的不止是水分,還有體內其他必需的養分,包含了所謂的礦物質。所謂礦物質的補充,只能從飲食中攝取,而從自然界如牛、羊較高等的動物,都曉得要從自然鹽礦中補充鹽分的習性來看,人類在飲食中的鹽分攝取量與重要性,更不可被低估,這絕非單純計算納離子之類見樹不見林的還原論觀點可…

規律進食更抗暑

高溫能令人傷熱、傷暑,不可輕忽。但一般談到解暑,通常眾人只想到所謂退火解熱的食材,甚至是苦寒泄下的冷飲,而往往這類飲食都是適得其反,能破泄胃氣、津液,令身體向外透發的陽氣更被削弱,阻礙人體主要藉氣血正常外行所帶來調節體溫的能力,越喝越熱、越渴,越難以抗暑。我們過去多次提及,人體在《桂本》所言「微汗…

強胃健胃,好事花生

夏季最重要的就是補充津液,順天時以暢行氣血,舒展身體諸多功能。一般來說,活肢動體較無問題,有許多方法都可辦到,但夏季一大問題就在於飲食攝取。許多食材、料理雖好,但經常碰上夏季容易大汗亡陽,或一時貪進苦寒泄下之物,造成脾胃功能因此受阻,食欲不振,讓人老想吃冰飲涼,惡性循環。雖說春夏養陽,但並非春夏就…

常保體內津液足

大環境積累半年不得上揚的陽氣與土氣,在三氣小滿之後一口氣爆發升高至頂,令今年夏季高溫不可小覷,同時也需留意不時伴隨而來的局部豪大雨等極端氣候變化。人體最不適宜的就是突受強刺激,體內若是津液不足,強刺激之下維持生理恆定的能力將更顯不足。一般人在高溫下只留意補充水分,但任何飲食進入脾胃後都要一定的時程…

兒少流行病盛行

日本從五月下旬開始,疱疹性咽峽炎與人類呼吸道合胞病毒的病例就急速上升。日本全國的小兒科醫療院所,至六月二十五日為止的一週之中,就已經收治了超過一萬八千例病例,而總病例數更達去年的四十一倍,為過去十年以來的最高值。疱疹性咽峽炎與手足口病,通常都被視為腸病毒的一種,主要侵犯兒童,患者同樣皆會出現持續數…

食必天然免煩惱

最近報載世界衛生組織預計確認人工甜味劑「阿斯巴甜」為致癌物質,臺灣馬上神速推出媒體文章跟進洗白,順道把酒類與紅肉等都一併拉下水來陪葬,模糊焦點,甚至做出『都還是可以「偶爾」攝取而不影響健康』這類未審先判的「先進」結論,安撫人心,為阿斯巴甜既有的廣大商機保留一線生息。綜觀來看,阿斯巴甜不適合用於需經…

消暑內外各有招

今年端午落在夏至後,依照三伏定義,今年依序為:初伏七月二十一日,中伏七月三十一日,末伏八月十日。這段期間的氣溫上升將更加明顯,且有驟升之勢。暑氣日增,已經開始傳出中暑導致傷病的消息,不得不讓人提高警覺。已有研究指出,比起冷水沐浴,使用溫熱水洗浴,促進身體代謝體溫的效果更好。我設計有神丰泉、陽泠泉等…